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三国之金锤猛将,以及三国时为何没有使大锤的大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一、三国武将排名
三国第一条好汉,非吕布莫属。向来众口一词。有力的铁证:三英战吕布。当时张飞先与之交手,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随后关羽助攻,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再后,刘、关、张三人斗吕布,转灯儿般厮杀,战多时,吕布见不能胜,败走。熟读三国的人知道,凡武将对决,其一人有败绩,己方必有人或助攻,或施放冷箭,救之。唯吕布人中之龙,自然例外。为何?关张双斗吕布,己阵并无人相助。刘关张三人战吕布,虽有败绩,也无人相帮。己阵每个人都相信吕布无人匹敌,相助,反而使吕布名誉受损。只此一战,吕布三国第一当之无愧。恕不多言。
第二条好汉,争议颇多。我以为非张飞莫属。众人惊讶,不是关羽?请看依据:其一,三英战吕布虽扬名吕布,同样稍携带张飞,只因刘关张三人,只有张飞与吕布交战最长。吕布退居徐州,曾与张飞交手,两人酣战一百余合,未分胜负。想来只有张飞能与吕布斗百合以上。其二,张飞与纪灵战不到十合,一矛刺杀纪灵。而关羽与纪灵战三十合,不分胜负。由此可见张飞武艺在关羽之上。其三,张飞与马超一天三次交手。一次战百余合,不分胜负;二次斗百余合,胜负不分;三次又战二十余合,马超诈败,飞锤击张飞不中,张飞箭射马超未果,再次平手。按理二人皆为三国第二。可一想,当时张飞年过四十,而马超年仅三十余岁,若张飞年少必胜马超多矣!其它不多言。
第三条好汉,大家以为该是马超了。错,我认为,非许褚莫属。依据:许褚与马超一日交战三次。一次战一百余合,胜负不分;二次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三次又斗三十余合,再次打平,似乎比张马之战还精彩。同样问题,当时许褚已过四十,而马超仅三十余,若许褚马超同龄,许战败马不成问题,故排马前。许褚与典韦之战另议。
第四条好汉,乃典韦也。依据:典韦许褚之战,从早至晚,足有二百余合,不分胜负。其精彩程度不逊马张、马许之战。为何排名在许褚之下?原因当时典韦有曹营众多将领助阵,而许褚孤身一人,故排名靠后。
第五条好汉,不用多想,非马超莫属。依据:能与张飞、许褚当世一流勇将打平,足见马超武艺高强。何况民间有前表吕布,后表马超之说。不再多言。
第六条好汉,大家一定大跌眼镜,乃黄忠也。依据:黄忠关羽两日交战三次。一次,战一百余合,不分胜负;二次斗五六十合,胜负不分;三次又斗三十余合,忠诈败,箭射关羽盔缨根上,关方知黄有百步穿杨之能。当时黄忠年过六旬,而关羽仅四十有余,若黄关同龄,关必为黄败。暗杀夏侯渊,实为黄忠汗颜,为夏侯叫屈。恕不多言。
第七条好汉,非关羽莫属。依据:关羽乃三国武将中最为传奇的人物,故罗氏不惜笔墨写关羽之忠义、武勇。三国武将与关羽交手的有三类。第一,关羽与三流武将交战,刀下无活口,皆一二合毙命。过五关斩六将,最为精彩。第二,与二流武将交战。关羽与管亥交战,数十合间,斩管于马下。与纪灵战三十合,不分胜负。但再战下去,纪灵必为关所杀,好在纪有自知之明,排副将替死。第三,与一流武将,情形颇为复杂,有些较为离奇。譬如温酒斩华雄,是关羽津津乐道之事。事实究竟怎样?汜水关前,华雄连斩三四员名将,甚是威风,被关羽温酒斩杀,可信度不高。试想连纪灵都打三十合不分胜负,怎么可能温酒斩华雄?想必是罗氏曲笔,夸大其词。再看白马之役。与颜良战,一刀斩颜良,属偷袭,不是真实水平。试想,若关羽武艺高,何必用暗杀。只能让人觉得关羽不如颜良,不得已才暗杀之。再如,与文丑战,斗不三合,斩文丑。可信度更低。颜良与徐晃战二十余合,徐败走;徐晃竟然不敢跟文丑交战。而徐晃却能与关羽大战八十余合。可见,颜良、文丑武艺不在关羽之下。又如与黄忠战二百合,胜负不分,有轻敌、急噪之因。倘若关羽真的武艺超群,能是这种心态吗?故罗氏不惜笔墨写关羽如何威猛,如何轻易斩颜良、文丑,实在叫人看不明白。(因关羽历来为世人敬奉如神灵,故为其排名,必须讲究一一例证)
第八条好汉,非颜良莫属。依据:白马之役,轻而易举斩杀吕布旧将宋宪、魏续,曹营震怖。与徐晃战二十合,徐败走。可见颜良武艺之高。
第九条好汉,文丑也。依据:与赵云战五六十合,胜负不分。白马之役,与张辽战。未及交手,一箭射中头盔,二箭射中面颊。可见文丑箭术不在黄忠之下。徐晃料敌不过,败走,连战的勇气都没有。像文丑这样的勇将,被关羽几下杀了,难以让人信服。罗氏笔下,少有偷生之辈,要么打胜,要么被杀。故关羽交战不是胜就是平,从没打过败仗。真好笑!
第十条好汉,非赵云莫属。依据:与文丑战五六十合,胜负不分。与许褚战三十合,不分胜负。与张合战三十余合,合拨马败走。可见赵云武艺之高。单骑救主,乃赵云最辉煌的事迹,竟连杀曹操五十余员名将。难怪刘备说赵子龙一身是胆。
第十一条好汉,庞德也。依据:与关羽一日战两次。一次,斗百余合,不分胜负;二次又斗五十余合,再次平手。庞德见不能胜,箭射关羽左臂。与许褚也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第十二条好汉,徐晃是也。依据:与许褚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更与关羽大战八十余合,胜负不分。
第十三条好汉,甘宁。依据:与曹洪战二十余合,洪败走。大家应该知道,甘宁百骑劫魏营,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果不辱虎将之名声。
第十四条好汉,曹洪。依据:荥阳之战,全赖曹洪救得曹操性命。与甘宁战二十余合,洪败。与马超战四五十合,气力不加,洪败。马超素以勇猛名,曹洪尚能与之斗四五十合,可见曹洪武艺不凡。
第十五条好汉,夏侯渊。依据:与黄忠战二十余合,不分胜负。可见渊之英勇。谁料罗氏为言黄忠老当益壮,并证管袼占卜之准,故曲笔写黄忠出其不意斩渊,真令人百思不解。
第十六条好汉,太史慈。依据:与孙策一日战两次。一次,战五十合,不分胜负;二次,又战五十合,再次打平。
第十七条好汉,张辽。依据:与夏侯敦战,未言几合,胜负不分。与张合斗四五十合,不分胜负。与太史慈斗七八十合,胜负不分。可见张辽武艺不凡。
第十八条好汉,夏侯敦。依据:与高顺战四五十合,高败走。与吕布战不数合,夏侯败走。与徐荣战数合,刺徐于马下。
第十九条好汉,张合。依据:与张辽战四五十合,不分胜负。与赵云战三十余合败走。与庞德战数合,合退。与张飞战二十余合,合败;又战三五十合,合败;战十合,合诈败。与黄忠战二十余合,合大败。虽屡战屡败,但能与一流勇将斗上几十合,武艺不会太差。
第二十条好汉,周泰。依据:与沙摩轲战二十余合,斩沙。值得一提的是,濡须坞单骑救主,四番杀入重围,救出孙权、徐盛。可见周泰之勇不减赵云。
第二十一条好汉,曹仁。依据:与周泰斗十余合,仁败走。劫周瑜营寨中计,被吴将韩当、蒋钦、周泰、潘璋、徐盛、丁奉、陈武、吕蒙围住,尚能引十数骑杀出重围,足见曹仁之胆略。
第二十二条好汉,华雄。依据:汜水关一战,与鲍忠战,一刀斩鲍。与祖茂战,一刀砍祖。与俞涉战不三合,斩之。与潘凤战不多时,斩潘。可见华雄十分威风。至于关羽温酒战华雄,实不足信。
第二十三条好汉,曹彰。依据:与刘封战三合,封大败。与吴兰战不数合,一戟刺吴于马下。要知道,吴兰乃蜀中名将,被曹彰几下杀死,足见曹彰勇不可挡。
第二十四条好汉,王双。依据:与谢雄战不三合,一刀斩谢。与龚起交马三合,斩龚。与张嶷战数合,双诈败,嶷赶来,被双一锤打中。后为魏延暗杀,罗氏惯用手法,不可信。
第二十五条好汉,鄂焕。依据:与魏延、王平、张翼斗数合,被擒。与雍恺战,一戟刺雍于马下。与朱褒战,刺朱于马下。如此勇将,奈何孔明不知用。
第二十六条好汉,文鸳。依据:与邓艾战五十合,不分胜败。文鸳单骑退雄兵,于数百员魏将中,几番恶战,杀退敌将。足见文鸳胆气不亚于赵云。
第二十七条好汉,魏延。依据:与文聘战,从巳至未,不分胜负。与冷苞战三十合,不分胜负;又战不数合,捉冷。与庞德战,未言几合,延败。街亭一战,魏延两次困在重围,左冲右突,不得脱身。最为炫耀的是一刀斩王双,但属偷袭,不足信。与张合一日三次交手,一次斗不十合,延诈败;二次斗十余合,又败;三次战不十合,延大败。人皆言延勇,未曾寻出其勇之处,故武将排名居末,较为合理。我复制一部分写了一部分,花了我半小时时间`,大哥,求你选我吧``
二、求三国武将排名
三国将领武力排名
自幼观《三国演义》连环画,成人之后阅《三国演义》、《三国志》,也算略通三国故事。关于三国武将排名,记得前人一直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结论,觉得颇为符合实际,当然本人也有自己的不同看法。
然而,对近日网上所评三国大将武艺排名,本人深感不敢苟同;故不嫌絮叨,小评一二。
1.吕布
吕布排第一,想必凡阅过《三国演义》之人都无异议。且不论温侯虎牢关会战十八路诸侯,执方天画戟,跨赤兔马,手刃当世名将有如探囊取物,端的是视天下英雄为草芥!就这份胆略与豪气,咱也不用再赘言唠叨其曾杀死什么牛人,杀败什么高手的彪炳战绩了。所有与三国有关的书中也已有定论。
2.关羽
讲讲绝对被低估的关羽。
斯大林说过:“胜利者是不应该被指责的。”而前日的网上评论(以下均称“前论”)中似乎一直对关羽的许多威震华夏的壮举不以为然,言下之意似乎认为有不少运气的成分。然而,稍微有些智商的人都知道,所谓的“运气”,如果一直不停地关照,那就不再是运气而是实力了。古代高手战场火拼,哪里会有一而再再而三的运气眷顾?
先谈斩华雄。当时,关羽是匹马冲出搦战,雄久经战阵,岂能像袁绍袁术那样婆婆妈妈地细问:“你叫什么名字?”“现居何职?”,像羽那样冷峻杀出,估计雄也懒得(当然也可能是来不及)打话,提刀纵马迎战就是了。雄对前面的俞涉、潘凤皆是几合便杀了,对于他来说非但不消耗什么体力,而且是牛刀小试,很好的大战前热身而已!而羽傻愣愣地赌气杀出,完全是被刚才袁术这势利鬼给气死了,哪里还想吃亏与否?!两者交手,羽肯定吃亏一点的!怎么会如前论所言,华雄自恃地位、瞻前顾后、沽名钓誉、轻敌被杀的?!如果按前论的思路,袁绍派个娘们去战,可能会事半功倍,让雄死得更快哩!
再说白马坡。颜良确乃世之虎将,若不被关羽所杀,排名应在赵云、张飞之上。良轻取宋宪魏续性命不足为奇,但徐晃出战后也二十合后就败退!记得小时候看连环画,看到这里时我就大惊:晃刚出山时与许褚战五十合难分高下(当然后面战羽不算数,因其时羽五十八岁,晃才四十九岁,年龄占优,且羽右臂刮骨后力乏),竟然也仅二十合就不敌良?当时十岁的我即发遐想:“许褚战颜良,应是50合也不支吧,那颜良可真只有吕布可以相比了。”传统京剧《白马坡》中也确实添加许褚不服,与颜良大战亦被打败之情节,当然,那纯属是为显示良之勇力的煽情,为后来关羽的胜利而增色。
关羽斩颜良,以我看来,并不带太多的运气成分。这从他与曹操面前夸口即可看出他的胜算与决心:“河北人马土鸡瓦犬,颜良插标卖首!”纵观整部《三国演义》,关羽几时夸口后兑现不了的?这只能证明关羽智商极高,更兼有非凡的胆略勇气和对武艺深加研究的心得!他肯定已从自身的观察及徐晃(晃乃羽好友)的败阵口述中得知颜良的刀法优势和弱点的,故胸有成竹,纵马提刀直冲下去!甭说那些没用的了,关键是颜良被杀、关羽还活着!而且杀人、剁首、挂头、上马、回营,一气呵成,如入无人之境!说羽仅仅是个高明的刺客?任何高明的刺客也不会杀死一个武艺、智商均高于自己、而且也没熟睡或大醉之人的!一切都须得自身实力说话!
诛文丑,“前论”就更有问题了!丑与良历来勇力齐名,在老友良被杀之后,丑是抱着为良报仇的决心来找寻羽的。首仗以一敌二,先以弓箭射伤张辽,接着击退徐晃,回军掩杀过来,恰逢关羽主动送上门来。面对杀死老友颜良的仇人,丑竟然“战不三合,心怯而退”!
请诸君细思:“丑为何要退?”惟一的解释只能是他与羽交手后,觉得羽很难对付,确实是一尊比自己还更有杀气的神,从而“心怯而退”的!高手过招,其实在数合之中即可估摸出对手的深浅,丑也肯定是觉察到了。此时,丑若还有信心与斗志的话,至少应该是且战且退。因为按理说,如果双方武艺相若的话,追赶者是吃亏的,有被暗算的危险。如羽战长沙时准备对付黄忠的“拖刀”,岳飞战杨再兴的“回马枪”等,都是恶战后不能取胜,最后假装撤退时的杀手锏。若斗志尚在,勇气还有,且战且退,要全身而回,不是难事。就算羽的马快,也不可能轻易就追上一刀劈死的!只有在文丑信心俱无,低头提枪只知逃命的时候才会遭此毒手。所以我们认为,文丑确实不是关羽的敌手。
武力排名,在彼此没有交手或决出胜负的前提下,我们认为,以斩杀大将的武艺级别来评判高下,这是最客观的。羽所杀良、丑二人,实在太过重量级,谅吕布也很难办到,所以,将关羽排为第二,是最合理的。
颜良若不被杀,本亦可排前三,但既已措手不及被杀,就只能排在第六了,毕竟真正的英雄是不该在阵上交手被杀的。
3.马超
马超17岁出道(公元192年),随父战李催、郭汜,即擒将陷阵,勇冠三军。后反出西凉,与韩遂共伐曹操为父弟报仇,连败曹营多名上将,尤其以二十回合击败名将张郃最为世人瞩目。
张郃,河间名将,在后三国时期更是达到举世无敌的境界,竟在壮年时仅区区二十合惨败于超!那差了简直不止一个等级!!郃生平仅两败:十年前(公元200年)20多岁时在汝南三十余合负于赵云,公元211年30多岁时二十合负于超。其实,我们从此两仗中即可看出超强于云。郃仗着年轻和自强不息,勤练不缀,武艺一直在稳步提升,终于到公元218年40岁时以三十合战平被关羽在曹操面前夸口“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尔”的张飞。再后来,三国名将皆故去,郃更是达到举世无敌、蜀营中仅魏延才可与之勉力抵敌(亦稍有不如)的地步。
“前论”认为马超与张飞交手(公元214年)是超占了年龄及体力上的便宜,所以飞应排名在超之前,这又值得探讨。是年超39岁,飞48岁,飞确实大了超9岁,但是诸位知否,飞55岁时死于部下暗害,而超是在飞死的次年病死的!这证明了大器早成的超,其身体情况并不比年长的飞强(这种情况经常见到,黄忠更是典型)!超的39岁可能比飞的48岁在战力上更走下坡路!而且,飞是被孔明激将,鼓勇出战的;而刘备又大玩战术,劝住飞休息,让他以逸待劳。一直到远道而来的超在城外叫骂得人困马乏了,刘备才让飞上阵,试想超吃了多大的亏?就这样,飞在后来的交手中也没有占到半点便宜!
前论认为许褚战马超也是被曹操激将鼓勇出战的,虽成平手,仍认为超在褚之上,这一点我们十分赞同。但是不明白前论在相若的问题上何又特偏颇青睐张三爷,非将飞列于超前?此点肯定有矛盾。
我还想和诸位说说一件蹊跷的事。《三国演义》中写到,反西凉时马超孤身追曹操,曹操快完蛋时曹洪救主,与马超苦斗四、五十合助操脱身。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很纳闷,现在斗胆提出这是罗贯中老先生整部《三国演义》为数极少的笔误之一!罗老先生在别的纵贯全书的武艺对冲中均十分合理,唯有曹洪救主这一段与整部书的配合十分别扭!曹洪就算是势若疯虎,也是断无可能与马超死拼上四、五十合的!曹洪一生临敌,从来没有象样的胜仗(杀一些面将算不上什么),就算他不要命,以马超的神勇,哪有十数枪戳不死曹洪的?除非马超当时是心脏病突发,否则,二十合内一定解决战斗!况且大家不是徒手相搏,那样还可以死缠烂打,现在可是银枪在手,一刺透胸啊!所以,不怕大家笑话,我坚持认为这里是罗老先生笔误,正确应是曹洪苦挡十四五个回合即将不支时,夏侯渊及时赶到,马超才撤退的。
马超在《三国演义》中出场较少,描写次数远不及关、张、赵,也不如黄忠,但我们认为以其二十合败正值壮年的河间张郃之壮举,排第三并不为过。
4.赵云
在众多三国故事及戏剧、说书以及游戏中,赵云是一个一直被高估的人物。只有陈寿的《三国志》说得比较中肯。
赵云虽有出道战文丑、汝南斗许褚、长坂坡于百万曹军中三进三出力救少主、汉水救黄忠、七旬力杀五将等巅峰之作,但是真正体现其实力的还是在汝南刺杀高览、三十多合击败张郃的力量之举。甭管高览当时有无准备,他被赵云于马上刺死,即是明证。三十多合败张郃,更是实力所在!
赵云是一个最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大将,他忠君、信义、谦虚、谨慎、清廉、听话、合群,从来不违逆上峰意思,生平作战,总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大胆心细,严格执行命令。据史实记载,云一生历经恶战,仅负一次,这也是对其良好品质的回报。这种人是最符合中国文化造神、完美化的标准的,所以,任何版本的三国故事,从来都只会把赵云完美化。
赵云长坂坡救少主,几进几出,杀死曹营上将五十余员,最后若是战死,其光辉形象一定大减。多亏曹丞相爱才,命令不得放箭,必须活捉;又幸马匹耐力不错(中间还换了一匹马),终奋力厮杀,透围而出。这一仗,赵云表现堪称完美。但君见否?赵云只遇张郃一员虎将!此时,与赵云在汝南交过手平分秋色的许褚哪里去了?还有夏侯敦、夏侯渊、徐晃、张辽、乐进似乎也都极欲玉成赵云透围好事,躲着不战了。而遇上泛泛之辈,又都被赵云祭枪喂剑,你说他的运气好不好?!其实还是曹操的命令救了他。
汉水救黄忠,赵云聪明地利用了心理战。此时赵云年纪已大(赵云在连环画、戏剧中总是被装扮成一名英俊潇洒的青年白马将军,其实他的年龄比张飞大,与关羽相若),但在他常胜不败的赫赫威名下,当他杀入重围时,张郃、徐晃们居然连迎战也不敢,眼睁睁看见赵云救出黄忠,溃围而出!
公正地评价,《三国演义》中的赵云与关羽一样,是战神的化身!是高智商、高效率的化身!!他平生虽未杀死真正重量级的人物(高览距重量级还差半筹),但念其大智大勇,屡战屡胜,排第四应该是公允的评价。
5.张飞
张飞也是被前论略为高估的人物。
战张郃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就已比马超当年逊色。当然也不排除郃年轻力壮,苦练武艺以致年年长进之故,但是凡事毕竟要以成败论英雄啊!
徐州战吕布虽也抵敌了一百多合,但是毕竟有年龄优势(当年吕布39岁,刘备37岁,关羽36岁,张飞31岁),再加上吕布已被酒色掏空了身子,武艺走下坡路,而且寄居刘备的小沛,本来也不敢过分得罪刘备。所以,张飞能苦撑一百多合,也有吕布投鼠忌器、手下留情的原因。
对张飞武艺评价最有利的历史遗案是不到十合戳死袁术大将纪灵。当时飞32、33岁,正处于武艺巅峰期。要知道,一年前,纪灵曾经与关羽战了三十回合!不过那时纪灵已经抵敌不住了,说要歇一会再打,回营后就找了个偏将替死鬼给关羽砍杀,自己躲着不战了。
就因为关羽与纪灵的这次三十回合大战,让我对关羽的武艺境界有了新的认识!记得当时我才10岁,看到这个情节时问父亲是怎么回事,父亲答:“可能是因为关羽张飞二人的战法不同,飞是先发制人,羽是后发制人。”父亲这一见解提醒了我。对啊!关羽的武艺一如许多武侠小说中已至化境的大侠士(如乔峰、郭靖等)一样收发自如、炉火纯青!诸位请看,对颜良、文丑、华雄等大鳄,羽深知此乃平生劲敌,全身每一块肌肉的能量都被激发出来,使出春秋刀法中的精妙绝学,毕其功于一役!但见青光闪现,鲜血迸溅,人头滚动!而对纪灵这样的二流名将(纪灵武艺应与于禁一个级别,逊李典、乐进一筹,更比不上张郃、张辽),就轻松迎战,如同猫玩耗子,慢慢地玩死你!而张飞则不然,无论什么样的对手均一视同仁,圆睁环眼,丈八蛇矛招招紧逼!敌不过你俺就撤(这种情况只出现在和吕布交战一百多合后),否则,嘿嘿……俺捅死你个乌龟儿子再说!所以,这也是张三爷和关二爷武艺境界之差距所在。
总的来说,张飞生平恶斗无数,从无败绩(在徐州喝醉酒后遇吕布不战而逃不算),长坂坡灞桥上单矛匹马喝退百万曹兵,入川中义释老将严颜取城如探囊取物,取成都与马超大战数日数夜几百回合不分胜负,战巴陵酒中生计击败曹营悍将张郃部队,此均为平生战功之亮点,排名第五当仁不让。
6.颜良
颜良虎躯豹体,白马坡单人退曹,二十合击败徐晃(徐晃几年前和曹营对阵时与许褚交手五十合,不分胜负),真乃天人!虽被关羽所杀,仍不失为绝顶高手,排第六也算中肯。
7.典韦
典韦一生未败,乃曹操前期第一勇将,救主于濮阳大火之中,战死于宛城,也是在双戟被偷,酩酊大醉后,身无片甲,犹手执两具敌人尸体护主突围,杀十数人才中乱箭而亡,真神人也!惜乎早逝,只能排名第七。
8.黄忠
黄忠又被前论所高估,盖因老将之神箭尔!我在这里要提醒诸位的是:三国时期的一流名将,个个暗器超群,人人都有一手绝活,象吕布、张飞、赵云、文丑、张辽、太史慈等人的箭法,马超、王双的流星锤,典韦的短戟等,全都是例无虚发!《三国演义》中何为着重叙述黄汉升的神箭?皆因是佩服老将军年逾六旬,仍能眼神如炬,百步穿杨,所以才一再提及。
黄忠在长沙与关羽酣战,当时,忠年近六旬,羽也已将近五十,忠是愈老弥坚,就似廉颇再世,在体力上并没有吃太大的亏。在双方激战一百多合之后不分胜负,羽欲使拖刀计之时,忠马失前蹄,羽不忍杀害,让忠换马再战,此点以行家的眼光来看,忠已经落了下风,更不要说羽是长途奔袭,不如忠之养精蓄锐、以逸待劳!
忠后来屡立战功,杀的皆是二三流战将,唯有在定军山,趁曹营大将夏侯渊猝不及防之际力劈之,乃其真正巅峰之作!
刘备征吴,忠以七十五岁高龄参战,仍是所向披靡,不愧为蜀营五虎上将!可惜不久为暗箭所伤而死。
忠排第八,应该是公允的。
9.许褚
虎痴能超过文丑排第九,主要是他在战阵上从没有被打败过。战马超虽落下风,仍是虎虎生威,基本上平分秋色;斗赵云,虽仅三十回合,也能看出棋逢敌手。
其实,许褚的实力一直是超强的,但因为在战马超之前其潜力和自信心没有真正被激发出来,结果造成在气势上逊色于前几名大将。初战徐晃,激战五十回合还不胜;斗吕布,始终是被动挨打的角色;颜良、文丑扬威白马坡时,他干吗去了?燕人张翼德喝退百万曹兵时,以他的实力,为什么不挺身而出、独斗强敌?这些,他确实和前面的吕、关、马、赵、张差的太远!最终排在第九,也不算低估他。
10.文丑
文丑与颜良类似,虽有绝世武功,但因阵上被杀,就只能屈居第十了。
11.庞德
庞德在连环画中一直被画成大胡子,显得年纪不小,而马超一直被画成英俊小伙子,好象比庞德年纪还小。其实,马超起兵为父报仇时已经三十六岁了,而庞德那时才不到三十岁。虽然年轻,庞德却一直足智多谋而且英勇善战,马超的很多作战计划都是庞德设计并且一起实施的,可见其才。
庞德的武艺其实并不在马超之下,但因其是偏将出身,故无论是跟马超还是后来跟张鲁,都没有让他担任过独当一面的大将,幸亏后来遇到了天下贤主曹操。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很多大将,当别人部下时总是得不到重用,甚至于被陷害,而到了曹操手里,就能将尽其材。曹丞相识才、用才的本领确实是天下无双!在这一点上,另一位汉丞相诸葛亮是望尘莫及的!多少将才被曹操发现并培养,如关羽(培养这尊战神,曹丞相又敬酒、又给钱、又封官、还出手下大将的人头,实在是功不可没)、张辽(从一偏将培养到独当一面、屡胜孙权大军的大将)、张郃(从一偏将培养到独当一面、屡破蜀军,让诸葛亮头疼不已的大将)、徐晃(从一偏将培养到独当一面、最后和吕蒙联手擒杀关羽的大将)、庞德等。
荆州王关羽攻樊城,曹仁向许昌求救,曹操派于禁为主将,庞德为先锋,率领七个军前去退敌,这才有了庞德真正的巅峰时刻!三十多岁的庞德一百多回合战平五十八岁的关羽,虽然占了年轻的便宜,但对手毕竟是斩颜良、诛文丑的战神!当时双方都鸣金收兵了,如果继续打下去的话,没准就让庞德创造出奇迹也未可知!关羽回营后,也不得不赞叹庞德是劲敌!真是后生可畏啊!
后来,关羽水淹七军,庞德被周仓所擒。于禁居然贪生怕死投降了,庞德宁死不屈而被杀。他这么做是对的,否则不但一世英明扫地,而且就算是曹操手下留情,他在许昌的家人今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四十四年后,魏国大将邓艾冒奇险抄悬崖小径入蜀,蜀亡。此后,庞德的儿子庞会领兵到成都搞接收,将关羽一族灭门,可怜一家老小被杀得干干净净,真是血腥!而《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排名第五的大刀关胜的来历(人称是关羽的后代)也很可疑了!
12.张郃
张郃是那种天赋不是很高但自强不息,经过数十年的苦练终成天下第一高手的典范。张郃出道很早,和颜良、文丑、高览一起合称河北四将,他排老三。照说,和颜良、文丑这种超一流高手在一起工作,耳闻目睹,他应该很早就应该初窥到武学的最高境界了,但是不知道怎么搞的,他和高览离颜良文丑始终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可见其天赋不是特别好,但其优势没有不良嗜好,勤练武艺,体质很好,这一点和黄忠很象。
天道酬勤。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苦练,再加上众多超一流大将的日渐老去和阵亡,到蜀吴夷陵之战后的后三国时期,尤其是马超、赵云等亡的亡、衰的衰之后,张郃终于举世无敌,屡破蜀军,蜀营中只有魏延可以勉力抵敌(但仍处下风),成了诸葛亮的一块心病。公元231年,诸葛亮终于成功地将张郃诱入山谷中,以“万弩齐发”的乱箭将其击毙,这也是诸葛亮在去世前为蜀汉做的一件大事。
虽然,在前三国中出场率很高的夏侯敦、夏侯渊、徐晃等当时武艺也都不弱于张郃,但是在张郃的勤学苦练之下,这些人(他们年龄也较大,尤其是夏侯敦,年龄居然比刘备还大,和曹操差不多,)后来都被张郃所超越,将张郃排在他们之前,应该更为客观合理。
第12名以后,不排也罢,一定要列出,夏侯敦、徐晃、魏延、姜维、关平、王双、徐质、夏侯渊等均可。
写到这里,诸位熟读《三国演义》的网友一定会质问:你的排名里怎么一个江东人物也没有?还有,后三国时期,有一位单骑退百将的少年英雄文鸯,他怎么也进不了你的排名?下面我就专门讲讲他们。
江东战将如云,然而请恕在下不敬(我本人亦是江浙南方人),孙策、太史慈、程普、黄盖、韩当、周泰、蒋钦、徐盛、甘宁、凌统、潘璋、董袭等勇则勇矣,但是客观地说,即便是我心目中最强的程普、太史慈等亦不如张郃、徐晃等中原大将,更不用说其他排前十的真正超一流大将了。
南方人(孙坚即是杭州富阳人)历来文秀匀称,非比北方中原大汉身材魁伟、天生神力。当然,也有极个别的,如西楚霸王项羽,但这毕竟是凤毛麟角。孙家自起兵以来亦打了不少胜仗,或是江东内部战争如跨江击刘表、孙策统一江东战争等;又或是使巧计取胜,如火烧曹操大军于赤壁、再火烧刘备大军与夷陵、陆逊败曹休等。真正与北方大将一对一的武力较量,从来很少有象样的胜利。
我国的南北人种是有明显差异的,尤其是在1800年前的三国时期,那时的交通远比现在闭塞,民族还未进行大迁徙、大融合,同时,遗传、饮食和生活习惯等都影响了南北人种身材差距的加大。1800年前的战争,比的是身体的强壮程度,战场上厮杀角力,身高手长、魁梧粗壮者大占便宜,不象近代和现代的战争辅以火器战船、坦克导弹。近代以后的战争,南北差异基本上已经消失,也因此李宗仁率领的军队才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支攻占北京城的广西部队。而在1800年以前的三国时期,人高马大的北方大汉在战场上角力是占尽便宜的。关羽温酒斩华雄之前,华雄战无不胜。可他屡战屡胜的正是孙坚部队,杀祖茂,追孙坚,一时无人可敌。
曹操孙权濡须口大战,许褚以一敌二,与韩当、周泰交手三十回合不分胜负,也是个很能说明问题的战例。韩当周泰的武艺在江东虽称不上绝顶高手,也肯定是属于第一阵营的,江东超级战将的武艺可想而知。
有人会说,甘宁不是曾经二十回合就打败曹洪了吗?但是其实那是曹仁用计,曹洪诈败的,大家细看《三国演义》即可知晓。何况曹洪的武艺在曹营里一向只能算得上二流,因此此战例根本不足为道。
排不进天下前二十名高手的张辽,在江东人马心目中是战神一样难对付的人物,而且是计谋和武艺都难对付!请问诸位,太史慈总算是江东超一流战将了吧?看看他和张辽一对一的较量:双方苦斗八十回合,不分胜负!其实张辽的武艺并不太强,比不上张郃、徐晃,他真正厉害的地方是谋略(不亚于关羽)和箭法(不亚于黄忠),但就是张辽这样的武艺,也已经与江东超一流战将比肩了!悍将凌统,与张辽恶斗五十回合已落下风,要知道那时候辽已经五十多岁了,而统正年轻力壮!
当然,江东诸将虽然武力稍差,但每遇北方大将,均鼓勇死战,群起而殴之,也是很难缠的!罗老先生在这一点上处理得特别聪明,他除了写太史慈战张辽、凌统恶斗张辽、乐进之外,基本上不写江东诸将与别的北方超一流战将一对一的交手场面,为江东人留足了面子。但我们从关羽护刘备赴周瑜宴请,周瑜吓得满头大汗、面如土色,以及关羽单刀赴鲁肃宴会等事中,即可一斑窥豹。
三国后期,“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也是说明了南北的差别。蜀国初立时,五虎上将都还不老,再加上魏延、姜维等,尚足以与北方曹魏争锋抗衡;随着诸将的逐渐老去,后来的将领大都流淌着南方人的血液,始终出不了象王双、徐质这样天赋异禀的沙场巨鳄,自然就只好“廖化当先锋”了。
以上仅仅举一些例子,说明本人不选江东诸将(以及张任等西川诸将)进入前20排名的原因,心直口快,有冒昧得罪之处请南方同乡海涵。
再来讲讲文鸯。
小将文鸯少年英雄,单骑击退曹营百将,场面虽然好看,其实还算不上是一流高手。文鸯至多是个天赋极高之人,应该不及当时的王双和徐质等猛将。为什么呢?第一,这众多魏将之中,也没有听说有什么厉害人物,自始至终姓名不详。第二,王双、徐质等人,毕竟领一国之先锋大将印,上阵杀敌,所向披靡(后来分别被孔明和姜维设计在战场上击毙)。而文鸯为什么出场了这一回后,除了以后露了一次脸,回归曹魏,就销声匿迹了呢?只能说明他所“鞭打”的“百将”实在不值一提。当然,文鸯的还是很强的,刚出道就以五十回合战平邓艾,其实力绝对不容质疑!但是,邓艾和姜维一样都是文武双全的统帅,平时用脑比用枪多得多,与他战平,只能说明很强,但不见得就能进前二十的排行榜,邓艾自己也没排进去呢!
当然,罗老先生叙述此节的文笔是绝对精彩,但是文鸯后来也没有经过更多的沙场实践,只好不把他排入了。
最后啰嗦一句,周瑜长孔明六岁,这点估计大多网友都是清楚的。但是京剧中还是张冠李戴照旧,安排孔明在柴桑口祭吊周瑜时口呼“公瑾弟”,大家千万别被他迷惑啊!
附:三国一流战将最终排名:
1.吕布2.关羽3.马超4.赵云5.张飞6.颜良7.典韦8.黄忠9.许褚10.文丑11.庞德12.张郃13.夏侯敦14.徐晃15.魏延16.姜维17.关平18.王双19.夏侯渊20.徐质
参考资料:铁血社区
三、三国时为何没有使大锤的大将
三国时期有使锤的大将,可能由于他不是主要人物,所以你没有注意到,这个人就是孔融手下的大将武安国,他在《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中曾与吕布大战了十余合。
北海太守孔融部将武安国,使铁锤飞马而出。吕布挥戟拍马来迎。战到十余合,一戟砍断安国手腕,弃锤于地而走。八路军兵齐出,救了武安国。
所以说三国时期有用锤做武器的大将,如果你说的不是演义而是真实历史的话,那答案也是一样的,三国时期一定有用锤做武器的大将,只是用的人不是太多。其实锤子这种武器很早就已经有了,因为它的制造非常方便,与其他的刀、剑、矛、戟等兵器相比,它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只要分量够,有力气能抡起来,就可以在战场上伤人,因此锤子这种武器,在冶金技术比较落后的游牧民族中还是非常常见的。
但是真实历史上的锤子与小说和影视作品中的锤子是有很大区别的,很多的传统评书中都会有“四猛八大锤”的设定,比如隋唐中的李元霸、裴元庆、秦用、梁世泰,薛刚反唐中的薛葵、白文豹、秦文、熊天庆。而这样的四猛一般用的都是擂鼓瓮金锤、八棱梅花亮银锤、黄铜窝瓜锤、镔铁轧油锤这金、银、铜、铁四种锤。每一种锤的重量都在百斤以上,也许还会更夸张。可真实历史上的锤要比这小得多,基本就是一根金属棍上面有一个金属疙瘩。但看这种兵器完全联想不到“猛”这个字。
那这种锤的实战效果怎么样呢?其实它的使用难度要比刀枪剑戟等兵器难上很多,原因主要是它对于使用人力量的要求太大,这种兵器的重心非常靠前,用力把它抡出去容易,但如果没有足够的力气,收回来会很难。并且由于锤子的重量问题,使用它的时候攻击速度也会很慢,所以这也就决定了这种兵器只能是做成短柄,顶多是一尺多不到两尺,超过两尺就没有办法使用了,如果是在马上对战的话,你拿着这么短的兵器和敌人的长枪长刀对战是很容易吃亏的。
虽然锤子在马上交战的时候会有这样的劣势,但并不是说它就没有用处了,在战场上它往往可以用来当作副兵器使用,一般的刀枪剑戟在对付金属甲胄时,很难快速造成伤害,这个时候锤子就可以派上用场了,用锤类武器击打绝大多数软性铠甲,如锁子甲,鳞甲,札甲等,都可以在甲胄不被击破的情形下,将对方打成严重的内伤。如果能打到头部的头盔可以造成脑震荡。
所以综上所述,无论是真实历史还是小说演义,三国时期都有用锤做武器的大将。
OK,关于三国之金锤猛将和三国时为何没有使大锤的大将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